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为变法,我视死如归 > 第32章 大宋尚还有真正的风骨

第32章 大宋尚还有真正的风骨(2 / 5)

张楷苦笑:“我与富家分赃不均,被人威胁要杀我全家,只得如此,拼死一搏了。”

“哦~,原来如此。”也就是说这是污点证人了。

这可真是刚要打瞌睡就有人来送枕头,王小仙也是万万想不到,他所干的这个事,居然也是道上不孤,也是有同路人的。

看起来,人家查的可是比自己要早得多,也详细得多了。

“子明兄,是包公的学生?”

“对,我是皇祐五年进士,三甲第七名,至和二年在合肥县担任主簿时,雪冤狱一十三起,合肥是老师家乡,便因此注意到我,举荐我进了御史台,家妻包氏,也正是老师的侄女。”

王小仙:“原来如此,真是名师出高徒啊,包公不愧有我大宋青天之名,有子明兄在,包公之志,也算是有所传承了。”

吕景:“不敢言继承二字,他日九泉之下再见老师,不让他失望斥责,便已是心满意足了,先师任职江宁知府时,便已经察觉富绍春在江南为恶,曾杖毙其爪牙三人。”

“只是当时正值江南水灾,老师的主要精力都忙于赈灾上,任期又短,实在也是来不及将此案查得详实了,再加上他与富相同朝为官,而仁宗皇帝又……哎~,总之,也是没来得及查得实此案的。”

“也正是因此,此案一直都是老师心中的一块大石,故,特意举荐了我做这江南东路巡查御史,就是希望我能替他将此案收尾,还江南东路这数百万的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王小仙:“原来如此,包公为人,着实是让人钦佩,只恨无缘铿锵一面,当为此生憾事矣。”

吕景:“老师曾在府衙东墙设‘冤鼓石’(现南京夫子庙仍有遗存),特邀农户告冤,在下抵挡江宁首日,便从那冤鼓石的缝隙之中,找到了一十七封血书供状,皆是状告他富绍春的。”

“去岁元府君清查账目,终于找到了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