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时代。
有!
陶渊明和韩愈。
欧阳修细细一看,陶渊明学不得,草盛豆苗希,这人快饿死了还不认真学种田,差点没把亲儿子饿死,学不得。
再一看,韩愈能学,韩愈做官最高做到了地官之首!
学习对象有了。
喊口号怎么喊?
那就是质朴对华丽。
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应该是言之有物对言辞空洞。
但问题是,有能力写出言之有物的文章的人有几个?
就团结这么几个人才,怎么和天下文人刚?
所以,口号是崇尚质朴,反对华丽。
有了学习对象,有了口号,怎么实现呢?
那就要靠历史上学来的政治经验了。
历史上,也有过一个和眼下类似的时期,文化高度繁荣,诗文兴盛,书法盛世。
南北朝的南梁。
那个时候,皇帝为了推行自己的政策,所以花力气捧了很多东西起来。
比如皇帝不想要王家影响力太强,要压王羲之,怎么办?
给份王羲之制造个对手,再捧对手。
复古钟书,钟繇的书法,就是这个时期再度被炒热的。
但最终,古法还是没能干过世家。
以至于到了唐代,李世民都擅长飞白体喜欢王羲之。
诸如此类的因为政治影响文化的方面还很多。
所以,其实不是要用找到的方法去抬高自己,而是只要找到了方法,有了能力,权力会自己找上来的。
所以,欧阳修一直在等。
以欧阳修的经历,让他明白一个道理,一辈子非常漫长,不能争一时输赢。
如果几年前的欧阳修想不通这个问题,恐怕就进士才排第十四时,就已经炸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