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的介绍,薛淮对这个临时设立的衙门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钦差沈望带着自己的幕僚和心腹,另外从相关部衙抽调精干好手,主要是都察院监察御史、刑部主事、大理寺评事、六科给事中等,以及薛淮这个翰林院编修,此外还有天子亲自指派的靖安司校尉负责护卫事宜。
袁诚拿出令牌交给大门外的靖安司校尉核验,然后带着薛淮入内,面无表情地说道:“薛编修,沈侍郎在签押房,请随我来。”
薛淮走进签押房,一眼便看见那位中年文官坐在案后,正在同几名官员交待一些事情。
沈望时年四十二岁,身如瘦竹,面似冷玉,眉间一道悬针纹如刀刻入骨,通身浸着暮云压雪般的威重。
薛淮在一旁安静地站着,直到那几名官员领命退下,他才上前行礼道:“拜见沈侍郎。”
“你来了。”
沈望抬头看了他一眼,语调平和没有起伏:“走吧,我带你去案牍房。”
那里和翰林院编检厅类似,是用来存放账册和卷宗的地方,亦是薛淮接下来这段时间工作的场所。
师徒二人一前一后,步伐沉稳。
查办处并非庄园别苑,这里屋宇相连布局紧凑,充斥着忙碌紧张的氛围。
来到案牍房内室,沈望带来的小厮奉上香茗,随即带上房门出去,给这两人一个安静的空间。
沈望润了润嗓子,开口说道:“袁诚同你说过大致情况吧?”
“是。”
薛淮应下,缓缓道:“弟子已经知晓自身的职责,只是心里稍感意外。”
“意外什么?”沈望放下茶盏,周身沉凝的气度渐转松弛,“景澈,那日你从九曲河捡回一条命之后,为何不愿登沈府的门?”
今天的变故来得有些突然。
薛淮在苏醒之后,很快便下定决心要修复和沈望的关系,毕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