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知名度。
弄完版权注册的事情又去交了点钱办仨月的暂住证。
正好边上就有一家文印店,干脆把有些事情一并处理了。
“干什么的……下班了没看到啊,明天再来吧,老板不在,什么都弄不了。”
文印店的小伙一边收拾卫生,一边有气无力的招呼苏超。
“没关系,就一点小活,你帮我做了,这半包烟就是你的了。”
苏超当然知道老板不在。
他亲眼看着老板骑着自行车离开,等的就是现在这一刻。
“你要做什么?”
小伙放下扫把,难以抗拒的接过了那半包大前门。
“打印点东西,搞个塑封。”
苏超搞培训班肯定不会走光明正大的路子,至少在初始阶段他搞不起。
所以得走邪路才行。
正规路子就算想走也没有。
这年头根本没有“艺术培训“这个归类,哪怕是大机构也是用“文化咨询“的名义擦边经营。
到2004年,文化部才首次发布《艺术考级管理办法》,2010年教育部才要求该类培训机构必须取得《办学许可证》。
这些东西都可以后补。
上辈子苏超他们经常能够在饭局上听到六零后七零后吹牛逼。
复盘他们当年的成功之路。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不要脸!
看看那些早期创业成功的,有几个是循规蹈矩正正经经做个人的。
为了攫取第一桶金,苏超也可以很不要脸。
虽然他有金手指,但是搞钱依旧不是轻松事。
确实,他可以从伍佰的个人商店里购买《挪威的森林》卖给伍佰,类似的操作光是从中赚差价都能暴富。
可是他也要考虑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