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四十八章 再谋地皮

第四十八章 再谋地皮(2 / 4)

陈光良问道:“有没有道契?”

所谓道契,便是华界或租界工部局发的‘土地证’。

沪市开埠后,在近代华夏货币制度紊乱的环境下,作为租界地产凭证的沪市道契(因当初盖有沪市地区最高行政长官道台的官印而得名)大行其道,它等同金银与现钞,但比现钞更可靠。

基于此,它后来一度成为上海金融机构的准备金之一,各大银行都持有大量道契。使之成为上海金融市场流通最易、数量最大的信用工具。道契也成为沪市市民财富与身份的象征,不少富户将其作为女儿出嫁的礼物。

王左义说道:“这是乡下人的田产,没有道契的。”

陈光良有些皱眉,没有道契是很难办的。

‘道契’一开始是租界的洋人,为了永久性、合法夺得华夏土地的一个手段。不过随着时间上的推移,它已经成为土地交易最好的凭证。

看出陈光良的忧虑,王左义随即补充道:“想要道契其实也是有办法的,具体操作可以这样办,先谈价格,然后签署‘让予契’,再然后请会丈局丈量土地,继续由沪市的县知事盖印后通过华洋交涉署发出,最后到律师公馆见证,一手交银,一手签字。”

程序比较复杂,但中介既然敢吃这碗饭,自然是非常熟悉里面的流程。更何况是一切办好后,再一手交钱,一手签字。

合情合理!

“行,约个时间,哪天带我去瞧瞧!”

“没问题”

陈光良此时手中,也就3000元可动用的资金(剩下的+分红),三亩土地肯定不止这个钱。

不过陈光良却可以暂时挪用长江车行的资金,反正10月份他分红+商品销售利润,可以达到1500的样子。

只要有两幅地皮在手,陈光良便可以利用这两幅地皮再贷款,筹谋车行的发展。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