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0大洋以上的。
本身,这个年代的有本事人,薪水就是普通人的十倍、数十倍之多。
不像前世的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已经非常发达,哪怕是985211这样的大学生,出来工作三五年,薪水也不过是普通人的几倍而已。
另外,陈光良需要绑定这些人,因为他还算是外行。
一个优秀的会计师不言而喻,至少可以让他这个项目不会亏钱。
郭德明随后说道:“陈老板的条件,实在让我很心动。但我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不知道能不能了解一下?”
“请讲!”
接下来,郭德明问了关于项目的事情,陈光良半真半假回答了他。
反正是有这个项目存在,至于陈光良能不能拿出资金来投资,这不是主要的。
郭德明也只是认为,陈光良打算将这个项目进行分期发展,这样一次性拿出的资金,倒是符合陈光良现在的身价。
“我什么时候可以来上班,陈先生?”
“好,欢迎你的加盟,元旦后你来上班,我会和你签署正式的合同。”
“好的”
终归到底,是那2%的利润分成,打动了郭德明。
毕竟投资20万大洋的项目,2%的利润怎么也是四千大洋,当然郭德明也知道,这个利润是分批入账的,即从租金里面获得。
毕竟这个年代,地产商开发住宅,都是用于出租的。
1927年的最后一天早晨。
陈光良一身西装革履,披着一件呢大衣,带着一顶礼帽,走进长江车行的总行基地(分行基地在番瓜弄)。
“陈老板,听说长江车行又准备添新车,还打算招股?”
十几个车夫冷得发抖,看见陈光良到来,立即围上来。
陈光良说道:“我们屋里谈,外面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