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14章 拒绝地产项目

第114章 拒绝地产项目(5 / 7)

但陈光良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现在是‘负债累累’,分红都需要拿去偿还债务。

他算过一笔账,如今他虽然可以分到9500大洋一个月的分红,但今年结束时,他长江车行的负债应该还有差不多近3.5万大洋(含利息)。

另外他在长江地产上赚到的9万大洋(建筑费中赚到的),已经花掉了4.5万大洋(同昌车行制造厂1.5万、出租车2万、地皮超支1万),相当于已经消费掉一半(当然后期每年有1.5万以上的租金收益)

地皮生意上,足足负债20万大洋(原来的部分地皮贷款,转至车行上)。

当然了,做生意哪有不负债的,而且聪明的商人都知道——能借到多少才算本事!

哪怕是这个年代的‘巨富’荣氏家族,常年的负债都在3000万大洋左右,甚至后来一度高达6000万大洋。

接下来,陈光良要投资‘豆奶产业’,当然还是以借贷为主。只要有目标和方案,而且又是实业,这个年代贷款就相对容易,因为实业真的很赚钱。

“老板”

何向东、潘成、梁孟起三人,一同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

随后,四人一起开了个会。

何向东现在是负责长江车行、长江出租车两个业务,已经成长为陈光良的‘得力助手’;而潘成则负责长江车行的工作,虽然他的水平稍微低一些,但长江车行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毕竟本质是一个‘租车行’,按时收租就行,更何况还有其他人帮助;梁孟起则负责出租车业务,有陈光良和何向东帮助,也不会出现问题。

终究到底,陈光良、何向东是在管理,至于李超,现在更专注交通科的工作,会每周来个一两趟而已。

“最近长江出租车的运营情况不错,我决定将剩下的5000大洋资金,分期购入两辆雪佛兰新车,并进行外观改装成蓝色的长江出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