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27章 车行情况

第127章 车行情况(5 / 6)

随后说道:“是大家关照我才对,没有你们,我们的车就没人拉不是,也收不到租金。”

“陈老板好人呐”

众人纷纷送上马屁!

长江车行相当于是一家大公司,每年也要作秀一两回,今年有车夫生病而死亡,长江车行得知情况后,送去了200大洋给其家人;按照道理来说,大家只是‘合作关系’,而非‘雇佣关系’,是不需要出钱的,但长江车行还是会做。

亦有某个车夫劳累过度而生病,家里生活困难,长江车行也送上了关怀。

这种事情一定会大肆宣扬的,所以作为长江车行的车夫们,是非常有归属感的。

‘作秀’一番后,陈光良才回到自己的办公室,这些车夫倒是不需要拉拢,但是他需要一个口碑。

人在有钱了之后,在意的是声望,所以会做一些慈善。

这种‘慈善’大多数是抱有一定的目的,例如杜月笙、黄金荣等人,有钱之后,要么是救济他人,要么是捐款什么的,他们的目的性是非常强的。因为在另外一面,他们又干着杀人纵火、残害华夏人(大烟、赌博、妓院)等勾当。

至于陈光良这类的商人,多数人受儒家的影响,所以慈善相比较而言,更为干净的多。特别是‘达着兼济天下’这句话,深受大家的推崇。

要知道将来在抗日战争时,很多商人或者社会有名望的人,在敌占区能承担起一些政府的责任,救济穷人、组织普通人回乡避难等等。这个时候,敌占区没有政府和军队,这些有名望的人便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责任。

陈光良一直有件事搞不懂——假设在日本人占领了沪市,而沪市很缺粮食,很多普通人都吃不饱,这个时候有商人从安南等地方,运回粮食进行出售,这到底算什么?

有组织说人家是发战争财.

如果说这是发战争财,陈光良本想着在1937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