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很快,双方达成价格上的协议。
这一次想申时电讯社购入新闻,是陈光良的提议,他知道张竹平和汪英宾一定会同意的,毕竟两人自立申时电讯就已经意味着要离开《申报》。
待汪英宾离开后,陈光良说道:“最近的《商报》,就按我说的方式继续出版,先试试效果!”
最近,报社已经在招募编辑、记者,自然新闻数目也会增加;如今,又从申时电讯社购入新闻,又是多了不少。
在《东方日报》没有创刊之前,倒是可以先在《商报》进行改革试验。
黄春荪此时已经对陈光良有些佩服,说道:“陈经理改版的这一招,我感觉会非常有用,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大量的新闻内容,好在我们也在扩大记者群。”
陈光良笑道:“像《申报》这样的大报,新闻都非常充裕,所以他们不仅向全国其他报社出售新闻,旗下亦有《时事新报》。所以,我们后期也是如此,完全不用担心。”
黄春荪马上说道:“那不如保留《商报》?”
陈光良也思索起来,随后说道:“晚点一起讨论下吧,《商报》就算保留,也只能出两张纸。”
倒不是不可以,而是要具体来分析利与弊。
好在《东方日报》要足足筹备近两个月,预计是明年的1月下旬创刊。
随后,陈光良拿出一沓资料,递给张静庐。
“张主编,这是我偶尔得到的一份武侠的大纲,我觉得十分有趣,所以你安排报社寻找擅长写武侠的人,来进行完成。”
事到如今,他不得不拿出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张静庐结果资料,忍不住先看了几眼,随即问道:“这算是副刊的主要连载吗?”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是长篇,可以连载很久的那种。大纲比较详细,就需要一个人来代笔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