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 第132章 《东方日报》创刊

第132章 《东方日报》创刊(2 / 6)

讯,发给全国各报社,这本是对公司有利的事情。但如今这个电讯社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又私下成立电讯社,这有损害《申报》的利益。”

前面的电讯社,是《申报》史量才收钱;后面的电讯社,钱就进了张竹平和汪英宾手中。

而《时事新报》是张竹平花六万大洋买下的,交给汪英宾管理,是张竹平的事业。

也就是说,如今的张竹平,全然已经不甘心在史量才之下,已经拥有自己的报纸、电讯社,不是一个单纯的打工人了。

史量才说道:“我明白了,我会处理的!”

待陈景韩离开后,史量才思索一下,他从心底还是希望挽留张竹平的,所以哪怕是目前张竹平如此过分,他也只是决定——将汪英宾给停职,即不在《申报》担任职位。

如此做,史量才是希望张竹平觉醒。

这个年代的报纸发行,除了本市外,周边城市一般选择‘邮递’。甚至,以沪市为例,租界以外的一些地方都需要邮递。

而邮递业务,都是掌握在政府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申报》的史量才在多次得罪总司令后,总司令重重写下六个大字的批示:“申报禁止邮递”;《申报》一度只能在租界及周边发行,最终史量才不得不答应总司令的部分条件——包括《申报》改变反政/府态度;立即解聘黄炎培、陶行知等重要报人。仅剩下最后一条没有答应——由国党宣传部派员进驻报社指导。

在这期间,《申报》和总司令的较量,双方都各让一步,《申报》禁止邮递35天后重新可以邮递。

《东方日报》自然不会去做这种事,毕竟陈光良办报的初衷就是——不参与政治,做中立的报业。

甚至,陈光良报班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如有必要,他甚至可以让出总经理职位,当然得他的目的达成后。

“陈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