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良原本以《东方日报》的名义,向认识的银行贷款3万大洋,应付接下来的扩张。
主要是在北平和武汉等城市建立新闻采集点,及后续的本地出版(新闻可通过归绥收、发报机、电话等方式进行长距离传递)。
当然这代表着,《东方日报》将成为一家全国性质的大报,因为一般的地方性报纸,只需要刊登当地的新闻及少量购买或转载的全国性新闻。
《东方日报》也不算扩张过快,毕竟在两个月前,陈光良就已经敲定了‘全国性报纸’的目标,麾下的记者和编辑,都是可以拿出去一用的。
还没有等陈光良去银行获得贷款,他就从洪雁宾这里得到通知,杜月笙希望见见他。
陈光良若有所悟,毕竟他知道杜月笙喜欢插手报业的事情,当然他很坦然的来到杜公馆。
“陈老板,先生派我在门口等候你!”洪雁宾站在杜公馆的门口,客气的说道。
“洪先生客气了,你可是我的前辈!”陈光良拱拱手,说道。
洪雁宾是《商报》的前老板,自然算是他的前辈,如今又是他的合伙人、《东方日报》的协理,确实出门欢迎有些客气。
但也看得出来,《东方日报》的成功,陈光良的地位增加了很多,连杜月笙都开始重视起来。
“请”
到了杜公馆,这里果然很大,而且陈光良敏锐的五官,能感受到这里的安保力量很强大。
当然,这点力量在陈光良眼里不算什么,不过他时刻牢记——自己只是一个商人,不是一个超人。
“杜先生好”
杜月笙穿着一件长棉褂,脸庞清瘦,从沙发上起身,笑眯眯的说道:“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去年我们再顾竹轩府邸见面时,我就知道你很不简单!”
都是事后诸葛亮了!
当时的陈光良只是被顾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