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要吃大亏。”
不愧是总司令的‘忠实狗腿’,后世总司令被张学良绑架时,更是公开说要替总司令做人质,也不想想你一个流氓也配!
随后,杜月笙直接说道:“听说你打算让东方报社从银行借款三万大洋,以供后续的发展。这样,也不要去银行借了,我杜公馆借给你们3万大洋,钱我拿给雁宾了。”
说完,杜月笙看着陈光良,似乎是在试探。
相当于拿下这笔钱,他杜月笙的手也相当于插进东方报社里,毕竟洪雁宾是他的得意门徒。
陈光良都不需要犹豫,便说道:“好呀,早知道杜先生急公好义,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哈哈,我最欣赏的也是你们有本事的人,以后多来杜公馆走动。”
“好”
不拜入青门,是陈光良不想身上惹一身骚,但正常的交际,他却没有那种清高。
此次杜月笙之所以如此欣赏他,想必也是从洪雁宾那里听到他的一些手段,拉拢是很正常的。
毕竟《东方日报》如果后面能稳定在三万销量,那陈光良也算是拥有一个舌候;如果再加上他地产商的身份,怎么也算是沪市小有名气起来。
得到杜月笙的‘资助’后,陈光良当即安排东方报社去北平、武汉建立新闻点。
人才自然是有的,不说原来的《商报》都保留了行政机构,就是最近两个月也招募了不少记者、编辑等人才。
一开始,是往这两个城市,各派出三名记者。
虽然不多,但他们主要任务是建立新闻点,还会招募当地的记者加盟。
而且,这个新闻点可以从当地电讯社购买第一手的消息,快速的打开市场。
待新闻点稳定下来后,接下来就是派编辑过去,筹备当地印刷,当地发行。
这一步是肯定要派老练的编辑过去,因为《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