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言难尽。
不是绝对的销量越高,利润越多。例如《申报》销量突破十万份后,便已经不追求销量,而追求的是利润。因为报纸本身是亏损的,卖的越多,亏的越多;但广告费会有一个度,不是绝对的你销量越高,广告费越高(当然十万销量报纸的广告费,肯定比三万销量报纸的广告费用高得多)。
所以说,可能你销量三万份是赚钱的,但是你销量四万份就是不赚钱的,直到你销量五万份后,就能赚很多。
如今《东方日报》销量按照3万份算,每个月可以赚4000大洋,一年利润竟然有48000大洋。
当然,这是毛利!
“如果考虑到我们增加的投资成本,可能这个利润就不存在了!”
黄春荪点点头,说道:“是的,但至少可以是保证收支平衡。且一旦我们打开中原和北方的重要城市市场,利润依旧不错。”
这里面有个事情,《东方日报》如果在北平、天津、武汉等城市发行,并且总销量突破5万份,利润可能还是一年四五万。
很简单,其它城市可能只是能做到收支平衡,甚至稍微亏一点。
陈光良说道:“不管怎么说,只要有钱赚,就可以有钱拿去扩张。像《东方日报》这类报纸,最终的目标,我们可以定在五万份,并且能长期稳定在这个水平以上。”
十万份不敢想,毕竟这是《新闻报》和《申报》的专利,前者已经是国民政府的‘官报’,后面一个是专门骂国民政府的,显然都不是陈光良的目标。
黄春荪心中感叹了一句,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位是真不知道5万份的销量有多难。他们现在是28000都还不算稳定,能保住这个成绩就已经很不错了。
当然,跟着陈光良做事,他学会最大的本事——那就是自信。
“北平、武汉那边已经打开局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