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感觉。
怡和洋行。
刚刚出卖陈光良的约翰·凯瑟克,此时皱眉的看着《南华早报》,嘴里很不满的说道:“这个尼克伍德家族、卡伦米勒家族的后人,真是见钱眼开,居然将股份卖给华人,是我们英国的叛徒。”
怡和的一名管理层说道:“只是如今陈光良公开收购市场上的散股,那些股民必然欣然交出股票。我们要不要”
约翰·凯瑟克马上摆手说道:“不掺和这种事情!”
怡和刚刚在内地损失上亿港币的资产,可谓元气大伤,又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斥巨资阻止陈光良的收购行为呢!
长实集团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连卡佛大股东,而且连卡佛百货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资产。
和约翰·凯瑟克一样的想法,香港很多英资首脑和高层,虽然不爽华资收购英资,而且还是公开收购;但是,他们却也明白——陈光良的实力强劲,且连卡佛不算什么好资产,撑死就是一个高档百货而已。
这个时代的股民,对‘公开收购’、‘全面收购’感到非常的陌生。
所以长实集团发布收购后,小股东只觉得溢价35%是个赚钱的好事情,纷纷将股票卖给长实集团。也有一些英资企业持股,他们不为所动,继续在观望着。
一周后,长实集团宣布已经持有连卡佛的70%股权时,一些英资持股才知道事情已经不可挽回,便交出手中的筹码。
此次收购,长实的代价是近1200万港币。
这天,陈光良带着张树年、吴新河、严宽来到毕打街的连卡佛大厦。
连卡佛的总裁杜佛列,带着一众管理层,欢迎了四人的前来。毕竟木已成舟,他们此时有些忐忑,整个管理层的命运。
在会议室里,陈光良首先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说道:“虽然长实集团已经收购连卡佛百货90%的股权,但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