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地磁传感器,实时追踪身体姿态,确保虚拟视角与动作同步。”
“光学或压力传感器:捕捉脚部动作,非接触式光学传感器可实现1比1脚步位置追踪,延迟极低。”
“力反馈系统:通过震动、气压或电肌肉刺激模拟地形阻力,不同地形的反作用力,比如可以通过气动装置模拟上台阶或斜坡的触感。”
陆安绕到另一侧指了指平台上的一些设备简单的介绍道:“这个是动捕传感器,包括惯性传感器、光学摄像头、压力垫等,分布于脚部、腰部和全身,用于追踪动作。”
“这个是主控单元,用于处理传感器数据,协调平台运动和反馈,由高性能计算机或云端服务器支持。”
说到这里,陆安偏头看向李风庭笑道:“通过算法将传感器数据与虚拟环境实时匹配,确保动作与视觉反馈一致。例如,当人在跑步上向左转时,算法会同步调整虚拟角色的转向,并通过力反馈模拟离心力。”
“平台允许人在2至3平方米的空间内活动,通过全向运动平台和动作捕捉系统技术,实现控制机器人自由移动、步行、疾跑、跳跃、战斗等等。”
李风庭不明觉厉,只是一味地连连点头。
这时,陆安指了指平台上的测试人员身上穿戴的诸多设备,然后说道:“这些配套可以让人获得多感官协同反馈。他双手戴着的是触觉手套,通过微流体模拟手部触感,覆盖手掌的传感器可模拟抓取物体的压力和纹理,比如枪支的凹凸感。”
“他身上穿着的特质衣物是体感衣,通过电脉冲或模拟被击中、风吹等感觉,甚至还能同步前线机器人所处环境中的温度变化。”
“整套设备采用轻量化材料和人体工学结构,支持不同身高使用者,无需调节即可使用。同时平台支撑架,结合腰部固定带和防护栏防止使用者跌倒,确保激烈动作时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