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陵郡,郡守府。
十几个百业代表和内史令刘恒看着郡守公孙弘,指着自己辖区的沙盘侃侃而谈道:“太上皇曾经说过,大汉最大最根本的矛盾,就是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和大汉落后产能之间的矛盾。”
“这点对我们高陵郡来说也是一样的。去年高陵郡的福利政策之所以维持不下去,就是因为高陵两百万百姓生产力的不足,生产不出这么多的财富,维持不了大家相对于高富裕的生活。”
听到这话现场的百业代表也是一脸可惜,去年他们真过的比较舒服的一年,父母的基础养老金提升了三倍,上中学高中的娃一年没有交学费,看病也不用钱,一年下来他们省了三四万钱,再加点钱就可以买辆汽车了。
只可惜这样的好日子只维持了一年,郡里的开支太大了,只能把福利降低。
“公孙太守说的太对了,说来说去还是大家赚的钱不够多。”农社代表黄文可惜道。
“长安城就可以做到这点,我们高陵还是穷了一些。”机械工匠代表桓仁可惜道。
公孙弘看着那些可惜降低福利的代表,内心一阵无奈,这个试点太守可不好做,以前最多只有丞相能管理自己,但现在有几十个代表能管自己,头上的婆婆这么多,他这个位置比大汉丞相都难做。
尤其是这些代表发现自己真有权利管理汉吏,有一股报复性清洗,要不是自己长袖善舞,站在高陵百姓一边,只怕他这个高陵郡守都有可能被他们清洗出去。
“降福利只是治标不治本之策,百姓天然会向往更好的生活,希望自己的生活品质过得一年比一年高,而这也是朝廷想要建设大同世界的根本目标。”
“想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产业升级,让高陵的百姓可以生产出更多的财富。”
“高陵九县有两百万人口,有5个大型工业区,3000多家规模的工厂,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