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集的人挤成了一团。
叔公家在乡下,坐牛车需要一个时辰。
“知夏,醒醒,到了。”时九娘轻轻的推了下靠在肩膀上的女儿,看她迷糊的样子,时九娘满脸怜爱。
天天起得这么早,今晚得让女儿再早些睡。
时知夏打了个哈欠,跟着时九娘跳下了牛车。
走了一段泥路,前头有院子的人家,就是叔公家,叔公有三儿两女,儿子们成了家没有分家。
至于两个女儿,也嫁了出去,她们就嫁在附近。
“叔公,在家吗?”时知夏站在院子外面,看到了旁边建的猪圈,有几头小猪在里面哼哼唧唧。
屋里歇着的叔公,听到时知夏的声音,赶紧拄着拐出来。
“知夏,你们来了,快,屋里坐。”叔公高兴得不行。
“这几日可还好,本来想去看你们,但我这腿不得劲。”
看他拄着拐出来,时知夏娘俩推开院门走了进去。
“好着呢!我爷留下来的肉汤铺,我又开张了,每日都有不少的客人,我和娘现在忙得很。”时知夏扶着叔公坐下。
叔公听到肉汤铺重新开张,眼里含着泪,欣慰的点头。
大哥留下来的铺子,能重新开起来,这自然是极好的。
“怪叔公帮不上什么忙。”叔公心里颇为自责。
大哥去世,他除了帮忙处理些琐事,正事一件都帮不上,他知道大哥买铺子欠了债,也曾想让几个儿子出钱。
但是儿子们成家了,有了自己的小家,总不能够掏空了他们的兜,再说,那点钱能做什么,最多只能还个零头。
“叔公别这么说,您已经帮了不少的忙。”时知夏见他眼里含着泪,赶紧转移了话题。
老爷子去世后,叔公带着家里人忙前忙后。
要不是他们帮忙,时知夏母女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