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起,屏幕上跳动着“王宏宁”的名字。
这是他的大学同学,现在在杭州做文化投资,之前“速阅”风头正劲时,曾劝过苏木“适当跟进算法模式,别太固执”,如今见木槿不仅稳住阵脚,还跟电视台达成合作,语气里满是佩服。
苏木走到廊下接起电话,清晨的风带着腊梅的淡香拂过脸颊。
听筒里传来熟悉的调侃声:“苏木,听说你把速阅那事儿稳下来了?我就知道你小子不会慌,还是这么沉得住气。之前我还担心你太坚持慢内容,会被快节奏的市场淘汰,现在看来,是我格局小了。”
“不是我稳,是大家一起扛过来的,”苏木靠在廊柱上,望着院角的腊梅树,枝头的花苞比昨天又饱满了些,嫩黄的颜色透着生机。
“老木匠拍匠人故事时说,做手艺要耐得住性子,等木头干透,等胶水凝固,等芽苞慢慢长大,咱们做内容也一样,不能被短期利益晃了眼。”
“对了,你上次说想投资江南文化项目,现在匠人故事要做周边开发,老木匠嫁接腊梅的手办、周慧设计的汉服配饰,要不要聊聊合作?”
王宏宁在电话里来了兴致,声音都提高了几分:“我正有此意!下周我去乌镇,咱们当面聊,顺便尝尝崔姝做的饺子,我听你说过好几次,比我在杭州吃的老字号还香,这次一定要亲口尝尝。”
挂了电话,苏木走进厨房,看到沈亦舟正跟着崔姝学包饺子。
他手里捏着一张不规则的面皮,舀了满满一勺肉馅放在中间,结果因为馅太多,面皮根本合不上,肉馅从缝隙里漏出来,沾得满手都是。
“别急,慢慢来,”苏木走过去,拿起一张新的面皮示范,“先把肉馅放在中间,不要太多,大概占面皮的三分之一就行,然后把面皮对折,从右边开始捏褶子,每个褶子间距要均匀,这样煮的时候才不会漏馅,也好看。”
他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