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所以得拖延几天。
而有的人从头到尾都没量,这就是典型的不符合市场价值。
什么叫没有市场价值?单纯用书好书烂讲,太空泛。
准确说,是阅读人群进进出出,看的章节数特别少,算法完全没有办法定位到精准人群。
如何叫有市场价值?最基本的判断方法,那就是追读率。
只要追读率好看,那么基本上算法就会认为你的书符合市场价值,不会给你限流,完读率只代表一本书的潜力,完读高钱多,完读小钱少,而不是定位生死,这一点要谨记。
不过追读率也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切,有时候你写崩了,追读率依旧还保持平稳,但这已经是最靠谱的参数了。
作为作者,写没写崩,自己心里是最清楚的,只要你自己认为没崩,追读率依旧好看,就一直写下去。
而至于为什么有的人觉得完读率是一切,只有完读高了,才会量大,其实这是把逻辑顺序搞反了,就像我上面说的,评分机制,完读高,评分当然好看,曝光也当然大。
所以记得重点,完读率不是一切,追更率才是一切,尽管这并不能代表一切,但却是最靠谱的数据指标了。
至于为什么不能代表一切?
因为番茄没给后台直接显示追更率,只能看到三日追更,三日追更没有那么准。
三、给量逻辑
番茄的给量逻辑其实特别简单,那就是14天周期。
14天是一个给量周期,过了14天后,算法会进入到一个所谓的“静默期”,进行所谓的“观察”,当然,这个期间也并不是完全没量,但是会很少,这就导致收入大跌,然后作者的心态就很容易崩了。
按照1天4000字来算,只要是正常上推,到了15~16万字就开始进入第一个静默期,20万字就重新来量,然后再进入静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