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要仁善。”
“殿下能对伤残老兵如此好,没有架子,不是高高在上,说明未来也能对民好,愿意为民,为百姓办实事。”
“对内的仁善,是对于亲情而言,殿下用来反驳二皇孙的一个点,在于亲情,认为二皇孙会杀藩王,殿下此举的仁善,能让陛下打消部分顾虑,证明自己不是那种冷漠无情的人。”
“二皇孙完全失去了,用伤残老兵来表现自己的机会,单是这一点,在陛下那里已经讨不到任何好处。”
杨士奇看得还是很透彻,帮朱允熥把一切都分析出来了。
朱允熥认真考虑了一会,确实如此,但摇头道:“我帮他们的第一想法,不是夺嫡的需要,而是真的觉得他们挺可怜,也是出于同情,其实他们都是大明的英雄,大明不能没有英雄。”
闻言,杨士奇肃然起敬。
“是我狭隘了。”
杨士奇低下头,羞愧地说道。
朱允熥摆了摆手,又问:“先生可知道,如何找出朱允熥身边的人,或者如何应对?”
杨士奇道:“找不出,除非派人一直盯着二皇孙,至于如何应对,草民认为,既然殿下在陛下心中有八分,其实不用很刻意地去做其他,只要做好殿下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就够了。”
停顿了下,他补充道:“夺嫡,争夺的,不是其他,而是能得到陛下的满意,哪怕文武大臣全部支持二皇孙,但陛下不满意,储君就不是二皇孙的。”
“说得好!”
朱允熥的想法,和杨士奇的差不多。
夺嫡最重要的,不是谁的支持,而是朱元璋的认同。
“二皇孙那个高人,竟然不让二皇孙参与伤残老兵这件事上。”
“原因有二,一是那个高人,瞧不起老兵,也从来没想过这一点,那么说明能力再高也是有限,不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