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心里吐槽吴忠,一点也不懂事。
小船很快,放入到水面。
正如吴忠说的那样,很快随着水流漂远了。
朱允熥看得出来,吴忠在海上还是有点东西,经验丰富得很。
一眼就能看出,江海之交的水流动向,没点经验是做不到像他这般,绝对是个能用的人。
随着小船越来越远,朱允熥问道:“吴忠,这样可以了吗?”
吴忠竖起大拇指,对准那艘小船,判断了好一会,又道:“可以再远一些。”
他们又等了一会,吴忠道:“可以了。”
“装填炮弹。”
朱允熥还很好奇,明朝的火炮怎么样,威力如何等。
火炮在元末,已经是普遍使用。
鄱阳湖水战的时候,就有过大规模的,在船上用火炮和陈友谅互相对轰的例子。
“我来!”
吴忠找出火药,倒到炮筒内,再装上一颗特别重的铁弹。
朱允熥发现明初的火炮,还是前装炮。
不过也正常,以现在的铸造技术,做不到后装,没办法保证气密性,很容易炸膛,一旦炸了,后果不堪设想。
等到吴忠折腾完毕,再对准远处的小船。
进行简单的判断和瞄准,点燃了引线。
轰……
只听到一阵轰鸣的声音出现,船上还有些人,被吓得一跳。
众人再看到炮口有火光吞吐,炮弹被打了出去,正好打中那一艘小船,当场被打沉了。
“好!”
朱允熥全程看着这一幕。
那么远的距离,用的还是这种劣质火炮,吴忠的精准程度还能那么高,朱允熥承认被吴忠惊艳了,看来古人并不是什么都不懂。
他们也只是,接触的知识,不如朱允熥这个现代人多,见识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