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卖自夸,齐泰他们帮忙宣传,先往国子监说一说,再利用自己的门生对外说一说,大家都觉得二皇孙很厉害。”
那些普通的读书人,接触不到那么高级的阶层。
齐泰他们当官的怎么说,读书人就怎么听从。
当官的人,在那些读书人眼中,就是权威的存在。
朱允熥无奈道:“他们是搞笑的吧?”
这样自卖自夸,朱允炆也有脸做。
为了树立人设,读书人之首都被朱允炆摘走了。
“不管他了。”
朱允熥想着,又有一个大胆的想法,道:“你们觉得,如今的税收,如何?”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些沉重。
他们相视一眼,不知道如何回应。
“殿下说的,不是商税吧?”
解缙问道。
朱允熥说道:“也算商税。”
解缙道:“商税三十抽一,太低了,我觉得可以给商人增税,十五抽一,或者十抽一都没问题。”
读书人一般是瞧不起商人,即使解缙,也会如此。
士农工商,这个阶层一直存在。
对于商税,解缙认为能多收就多收,反正商人不是生产。
也不怕商人反抗,自古至今,从来没有商人反抗成功的例子。
商人敢反,朝廷就敢杀。
还是姚广孝的胆子比较大,问道:“殿下说的,应该是农税吧?”
朱允熥问道:“大师觉得,农税如何?”
姚广孝也不怕得罪人,直接说道:“自古以来,农税是一个王朝,矛盾爆发的根本,和农税伴随而来的是土地兼并。”
这一点,他们是赞同的。
姚广孝想到近段时间,从朱允熥身上学到的那些知识,又道:“大明开国不久,农税也还好,但时间一长,农税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