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要给卖报郎很多钱,但卖报郎坚决不要,只收报纸的四个铜钱。
勋贵们都在感叹,三皇孙有太子殿下之风!
卖报郎来到文官那边,才恢复正常。
那些站队朱允炆的文官,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还是买了报纸,全身上下,只剩下嘴硬。
包括国子监那些监生,现在也是只剩下嘴硬。
但卖报郎可不管他们哪里硬,能把报纸卖出去就好了。
对比之下,普通百姓热情多了。
有点小钱,又认识字的百姓,纷纷买了一份报纸,他们没有太多想法,只是想看看新闻和故事。
至于说书的形式,还在筹备中,没那么快能有结果。
第一份收费报纸的销售情况,很快送回到朱允熥这里。
“本来我还担心,突然收钱了,导致口碑不好,卖不出去。”
朱允熥笑了,又道:“事实上,还不够卖。”
杨士奇问道:“我们今天,还要不要加印?”
朱允熥摇头道:“今天的不适合再加印,不过明天的加,再加十万份试一试,不过我有一个想法,我们报纸上连载的小说故事,把每天的整理一份出来,等连载到一定数量,再出书又能卖钱。”
现在大明比较缺钱,任何可以赚钱的机会,朱允熥都不会放过。
对于税收方面,朱允熥还准备让老朱改了商税,改成十五抽一,增加国库收入,农税改不了,但商税是没问题的。
总不能瞧不起商人,就要少收商税,这样是不行的。
“这个想法好。”
姚广孝赞同道:“报纸上连载的书,不一定每个人都看过,肯定有人会漏看或者少看,但报纸发行过就算了,如果我们再整合成册,除了多收一份钱,还可以维系读者。”
这些想法,他们认为是好的。
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