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先生可能很生气,也很无奈,我的这个政令,对吧?在你们看来,读书人那么辛苦读书,为的正是突破阶层,享受读书人应该有的特权,凭什么还要像普通人那样交税。”
方孝孺不说话。
但他的心里在想,难道不是吗?
读书人,就该如此。
朱允熥知道他默认了,又道:“但是,这样的想法,真的对吗?当官为的是什么?为国为民,圣人传下来的思想,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也是为民。”
“仁义礼智信,都没有告诉读书人,可以不纳税。”
“先生可能不知道,外面还有很多普通农民,为了避税,把自己的田地,挂靠在豪绅、读书人名下。”
“一旦这些豪绅,狠心一些,百姓便一无所有。”
“朝廷收不上百姓的税,又收不上读书人、豪绅的税,国库哪来的钱?朝廷如何的运转?就算想做点为民的事情,但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税收,是特别重要的。”
“我认为无论是谁,都不允许例外,哪怕是我的皇叔,未来也要交税。”
“这才是天下为公,是圣人传下来的思想。”
“方先生认为,天下为公到底对不对?”
他又问了。
方孝孺再一次沉默。
其实从道德上看,这些是很应该的。
在交税上面,不应该存在特权,所有人都得交,一视同仁。
否则,百姓们只看到眼前小利,为了避税,把自己的田地送出去,慢慢的成了贫者无立锥之地。
通常走到了这一步,就是一个王朝的灭亡。
“如果方先生认为不对,可以请走了。”
朱允熥的话也很直接,淡淡道:“我的身边不需要思想理念,都和我不符的人,我也不强求,但一定不要把这些泄露出去,既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