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感,集中全部精力,指挥军队对盘踞在吉野等地的天皇残余势力发动了最后的清剿。
既然双发谈不拢,那就只能用武力解决问题了。
他心中无比清醒地知道,这场内战无论谁胜谁负,最终的赢家都只有一个——隔海相望,冷眼旁观的刘盈。
统一后的倭国,必将元气大伤,民生凋敝。
届时,刘盈的大汉水师将会以泰山压顶之势来袭,不会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
刘盈这厮,当真歹毒!
摆在他面前的,几乎是两杯必喝的鸩酒。
一杯是继续忍受内战的煎熬和消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另一杯是迅速统一,然后以疲惫之师,迎接以逸待劳的汉军主力,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决战。
但他没得选,他必须先吞下第一杯,才有可能去面对第二杯。
为了尽可能多地保留一点未来抵抗的资本,村野治保罕见地、极其严肃地下达了严令:凡投降之城池,务必秋毫无犯,不得劫掠,不得杀戮平民!
他甚至痛心疾首地告诫将领们:“我们的敌人是那些冥顽不灵的公卿,不是普通百姓!已经有无辜子民宁愿渡海去给汉人当牛做马,也不愿留在故土!若我们再行暴虐,岂非自掘根基?将来谁为我们种粮?谁为我们作战?”
他试图用道理和强制命令来约束早已杀红了眼的军队,甚至亲自前往前线督战,处决了几名违反军纪、劫掠村庄的士兵,以儆效尤。
天皇残余势力的抵抗,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显得微乎其微。他们期盼的汉军援兵始终没有出现,绝望笼罩着吉野。许多旧公卿在城池陷落前,换上了整洁的汉服。
有些人甚至分不清汉服与吴服的区别,在自己的府邸中点燃大火,慷慨赴死。
临死前,他们不是高呼天皇万岁,而是面向西方,声嘶力竭地呼喊:“大汉皇帝陛下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