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此时已经睡去,花知县便到了书房之中,继续思索对付叶小天的办法。他呷着香茗,闭着眼睛,默默地思索着……
要对付一个官员,必须师出有名。尤其是叶小天仅低他一品两级,想对付他更得必须有个充分的理由,才能得到上司的认可,可是要找一个对付叶小天的理由谈何容易。
最好的办法是找出他职责上的重大失误,但是叶小天在公务职责上实在无可挑剔,他是干吏,这一点只怕朝廷上都达成共识了,葫县几年来仅有的几件拿的出手的光彩事,哪件与叶小天没有关系?
铲除大盗“一条龙”团伙,解决大旱灾情,围剿劫掠军需辎重的流匪、令天子也甚为重视的易俗改汉名,以及近来破获潜藏驿路十余年的贩私团伙,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少不了叶小天的功劳。
如果在这些事情上吹毛求疵,倒也不是没有办法,比如,铲除大盗“一条龙”,可以做文章说叶小天从中贪墨了掳获到的大笔财货,这就由功变过了;解决大旱灾情,可以说他因此与高李两寨走动密切,朝廷流官与地方世袭土官之间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很容易引起朝廷诸公丰富的联想与警惕……
可是他也从中分润了功劳,一旦否定叶小天,也就否定了他自己,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除此之外,还可以从大义方面着手,这也是整人的一种必杀技,可是这比从公务上找碴儿更难。
悖君判国一类的事儿才涉及大义,这种事如何编排到叶小天的身上?就算想栽赃也很难炮制出这方面的证据啊,尤其是葫县人心向背,皆倾于叶县丞,他想在这上面做手脚,很难找得到人去执行。
除此之外只有在私德上打主意了,私德也是对付官员的好办法。国朝向来有道德洁癖,私德有亏,怎持公器?但是对一个政绩卓著的人,想在私德上做文章,就得利用舆论把他搞得臭不可闻,人人喊打才行。
叶小天在葫县如日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