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走到现在,是得益于他超前的大局观,虽然群英会三方势力并没有出现在历史记载之,但李秘的大局观却能够延伸到这头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便说不真知灼见,也徐庶这种当局者要更加清楚一些。
“请李先生赐教。”徐庶听得李秘如此分析,也是恍然大悟,真真是一语点醒梦人。
他们厚积薄发,总想着积攒足够的力量,可他们到底低估了周瑜的扩张速度,有了皇帝陛下的支持,他们根本等不到积攒厚实,要面临最后一战!
他对周瑜知根知底,却看错了时势,认为魏营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从没想过形势已经恶化到要进行最后决战的程度。
即便是最终决战,也是吴营和魏营的决战,他蜀营还是能够坐收渔利,但这个渔利对他们而言,价值已经不大了。
听得徐庶对自己的称呼从李大人变成了李先生,李秘也有了底气,此时朝徐庶道。
“与其让吴营剿灭魏营,还不如从作梗,给魏营留下一些种子,让魏营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好了。”
“魏营若是半死不活,对蜀营自是没有致命的威胁,但破船还有三斤钉,魏营的人不断向吴营寻仇报复,便能够牵制吴营,蜀营次啊能获得生机,才有了与吴营进行最后一战的实力!”
“你跟着我确实能够隐藏身份,也能够从我这里推敲出不少有价值的情报,但大军师的目光也太过短浅了些,格局还不够大,眼前的蝇头小利,又岂能与大局相提并论。”
“想必大军师也该知道,我正在扶持袁可立等重归朝堂,他早先是苏州府推官,而后做了山西道的监察御史,今次我却有八成把握能让他起复为官,而大军师曾经做过漳州知府和福州知府,想要起复更是容易了,大军师可明白我的意思?”
“小隐隐于野,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大军师回归官场,才是最安全的策略,若大军师能够在朝监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