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这样的话,我觉得,着重宣传杨锐的高考状元,勤奋苦读,还有他以前发表的科幻文章什么的,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采编部的笔杆子深思熟虑以后,说道:“我觉得,我们在宣传杨锐的时候,不仅要宣传他的成绩,还要说明他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是他的大学生身份,是他通过了高考前的学习,经过了高考的冶炼,以及目前大学的环境,促使他有了今天的成绩,但我们还要注意他的特殊性,特殊性是杨锐的聪明勤奋,性格坚毅,既有良师益友的帮助,又有深夜工作的努力……”
普遍性和特殊性是马哲的基础内容,80年代的中国人有的是不懂四则运算的,但你问马哲,绝对没有不懂的。
一群人纷纷点头。
方亚男更是用奇妙的眼神看着这位采编部的笔杆子,心想:你怎么知道杨锐就聪明勤奋,性格坚毅,有良师益友,还深夜工作了?
当然,这个问题只是方亚男并不成熟的吐槽,以及隐藏在心底的灰暗爆发而已。
作为一名中国好闺蜜,方亚男很愿意看到景语兰找到良配,组建一个一般幸福还算美满的家庭,但是,杨锐帅的惊心动魄,又有钱又受人尊重,还被诺贝尔奖提名——这就太过分了啊!
在心底里,方亚男首先不认为杨锐这样的男人是良配,他和景语兰肯定成不了!其次,他们两个要是成了——那就让人更不高兴了,真的好闺蜜,找男人不能找这样的,找这样的,还让闺蜜们怎么活?
心底的灰暗是潜意识的,方亚男用记者的职业道德,掩盖和替代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然而,结果并不在自己的预计当中。
一屋子的笔杆子,竟而纷纷开始研究,如何给杨锐挂上特殊性的铠甲,同时用普遍性给改革开放和恢复高考拍马屁。
总编让他们讨论了三四十分钟,看着胡女士也休息好了,敲敲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