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大学士画题之后,宋天官上前落笔,投票给元员外。接着,户部尚书卫弘上前,他想了想,在贾环的名下落笔。
文官们依次上前,而后才是武勋。
魏其候在贾环下面画题后,南安郡王上前。他将票投给了元员外。他虽然是旧武勋集团的人,但他此时可不会投票给贾环。贾环不顾大局嘛!而晋王一直在通过顺亲王拉拢旧武勋集团。
北静王人物秀丽,穿着红色的郡王服,倒数第二个上前画题。他画在贾环名下。贾环今天的表现,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背叛“了旧武勋集团。但他和贾府还是交好的。
由于投票是在文册上,不像现代社会有大屏幕显示。很多朝臣们是既好奇又无法。不知道投票的大臣们到底投的谁的票。只能等待这场较量最终的结果。
文官方阵后排的官员中,有人小声议论投票的情况,“朱兄以为如何?贾环能否当选?”华墨提名贾环,给朝臣们的震动不小。看起来,势不可挡。
“难!他确实是执掌真理报最合适的人选。但这些天有多少朝臣在上书骂他?科道几乎全部参与。这就有19票。而何大学士在朝堂中还没有当年谢大学士的影响力。”
贾环站在翰林方阵中,脸色平静,但心中飞速的计算着他可能拿到的票数。雍治十四年的朝堂,大致可分为数派:何系、刘系、宋系、晋王系、楚王系、新旧武勋集团、中间派。
派系如此多,由此可见朝堂中水之深。当然也说明朝廷的朝争,并不算激烈。否则,就剩下黑或者白两种,亦或被人一统江湖。比如严嵩、张居正。
这些派系之间关系错综复杂。比如,何、刘两相和而不同,宋天官和晋王在此次朝争中,是政治联盟。那么,决定谁来掌握真理报,实际上取决于“中间派”的态度。
贾环心里苦笑一声,越计算越觉得头大。政治之难,难在人心。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