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是表示他仓忙应变以下,仍然控制由心,把劲头大小,拿捏得恰到好处!
过柔则飞,过刚则折,如今刚柔既能并济,虞大刚手中树枝,遂不飞不折地,与钟强手中树枝,粘在一处!
就在随意应变,却应变得恰到好处的举措之上,已使“东剑”钟强,大吃一惊,狂心尽泯,知道难怪对方口出大言,果然真个身怀罕世绝学!
他一面暗暗吃惊,一面便想抽枝换式,以自己浸淫数十年的精妙剑法,与对方斗上三十回合!
谁知,他才一撤枝,便觉得虞大刚的内劲如山,贯注在那根树枝之上,紧紧逼住自己。
这种情况,是虞大刚逼使钟强较力,不让他轻易撤枝变式。
固然,钟强并不是不能勉强撤枝,但他若内劲一卸,虞大刚手中树枝,必将挟着排山倒海之势,随后猛攻,非逼得他用小巧功夫,闪身避锐不可!
双方既然功力相当,则就在这一避锐动作之下,先机必失,从此处处被动,极难于三十招中,扭转局面!
何况除此以外,虞大刚凝劲不卸之举,分明恃力挑战,自己若是定欲变招,岂非示弱?
钟强此时虽知虞大刚确具神功,不是易与,但他名列“七剑”,身为当世武林中十七名旷代高手之一,却怎甘轻贻向人示弱之诮?
故而,他在发觉虞大刚手中树枝,凝劲如山之下,也就真气暗提,推枝贯劲,把本身内家真力,宛若长江大河般源源吐出!
这样一来,他们全是足下不丁不八,暗合子午地,如山巍立,一面目注对方,一面把本身功劲,绵绵传往那两根交叉树枝之上!
如此情势,看来平淡,其实极为紧张!
因为这样一较功劲以下,根本用不着攻防腾跃地,斗上多少回合,胜负之数,即将立见分晓!
谁的功力稍弱,谁的手中树枝,便会先起变化,或是断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