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要一一请教。”
“南剑”徐赤峰,听她说得太傲,不禁在鼻中冷冷“哼”了一声。
项小芸何等厉害,哪肯绕人,目光微注之下,“哦!”了一声,又向赫连匡傲然叫道:“赫连教主,我倒忘记了你麾下新添大将,加上这徐大剑客,高大剑客,共有十二高手,项小芸等,一并领教就是。”
赫连匡衡量形势,以为必胜,遂神色从容地,摇了摇头,含笑说道:“这样不太妥当。”
项小芸问道:“不妥之处何在?”
赫连匡答道:“以三人之寡,敌十二人之众,不单项姑娘等,容易力尽神疲,便是赫连匡也不愿……”
项小芸听出对方是故意卖味,遂截断了赫连匡的话头,微笑叫道:“赫连教主,你不要替我们耽心,常言道得好:‘没有三分三,不敢上梁山’何况我们三人,只是先头部队,或许还有无数援手在后,究意孰众孰寡?如今尚难断论。”
项小芸这些话儿,说得颇够技巧,包含了双重用意。
第一种用意是预为“酒糟扁鹊”庄七先生,暨“铁剑枯僧”大忍禅师等的之来铺路,表示明人不作暗事。
第二种用意是虚张声势,使对方疑神疑鬼,心中不定,摸不清自己所谓援手,到底是些什么惊天动地人物。
这种心理战术,极为高明,也极为有效,首先便击中了那位副教主夏侯彬的弱点。
夏侯彬虽然雄心勃勃,不甘屈居人下,谋夺赫连匡的权位,但也自知兹事体大,羽毛尚未全丰,遂作了双重安排,预留退步。
他这两日来,一面尽量小心奉承,博取赫连匡的欢心信任,一面嘱咐死党,细心观察今日来敌情况,倘若对方势力雄厚,足与赫连匡等一搏,则自己便保存元气,准备等赫连匡焦头烂额,赴会群侠也折损颇甚的两败俱伤之际,坐收渔利,或是索性率众隐遁,培足实力,他年东山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