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天冰地冻,大雪飘飞。
虽然这是陇新唯一的交通要道,也已行人绝迹。
这天下午,却有一骑健马,冒着偌大风雪,行色急遽,匆匆出关。
“春风不度玉门关”,是古人形容玉门关外,终年风砂蔽日,除了酷暑,就是酷寒,十月飞雪,要到来夏方消,生似没有春天。
僻远的边塞,一片荒漠,普通行旅客商,除非万不得已,谁都把关外视为畏途,何况又在雪景残年,履霜坚冰,风雪迷漫的数九寒天?
但那匹健马,却驮着一个满脸风尘,年约五旬左右,身子羸瘦的老头,冒着风雪冲出玉门关去。
他渴饮饥食,不眠不休,日以继夜的赶程,究竟有什么急事呢?谁也无可解答。
只是从他胸前横着一个重棉紧裹的长形棉被推测,可能是一个身患重症,急待救治的病人。
如果是的话,这也是非常奇怪的事,试想关内有多少着手成春的名医,他不去请教,却巴巴的间关万里,到沙漠中去找大夫,实在令人难以说得过去。
但如果不是病人,又是什么呢?
那么沉重,那么巨大,而老者又托着双手,那么小心翼翼,一脸风尘,一脸倦容,再加上一脸焦灼!
有谁知道他一路由西南奔到西北,换过了多少马匹,还在马不停蹄的赶着。
玉门关外的白龙堆过去了,穿过大戈壁,又越过大草原,在风雪风砂的双重交加之下,经过漫长而艰险的旅程,终于来到了天山脚下!
瘦长老人长长吐了口气,他双手托着人形大棉包,轻轻纵下马背,仰头望着雄伟壮丽的天山。
蔚蓝的天际,矗立着雪山冰峰,像水晶似的闪闪发光!
此时正当朝阳初上,冰山雪岭,万峰错杂,云腾霞蔚,绚烂五彩,这是天山日出,自己最熟悉不过的景色。
他想起自己下山之初,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