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当然好。”凤笑着说。
“是他写的?”
“正是他写的。大殿前有几座石碑,有一块,还有他的一副赞赏福寿两字的对联,写的是:福伏白鹤踏芝田,寿状青龙蟠玉柱。另一块碑上的福寿二字,出于陈抟老祖的大手笔。
福字作鹤形,寿字如舞龙,所以他说鹤踏芝田龙蟠玉柱。陈抟老先生这两个字,是写给宋代高僧心安大师的。心安创建了伏虎寺,把这两个字刻石供奉,视为寺宝。”
“咦!你对峨嵋山知道得很多呢。”
“我来游过好几次了,所以不算陌生。上一次来,刚好赶上张老前辈在寺中盘桓留字。”
“目下张三丰老神仙在不在寺中?”
“这……听说在,可是却不见其人。”
“咱们去找他。”
“恐怕他不会见你。”
“哼!不怕他不见,只怕他不在。走!”
那时的伏虎寺,虽是当时的六大丛林之一,但规模并不大,只有一座三重正殿,和十余间的禅房而已。明末被火所毁,到清初有两个高僧贯之、可闻师徒俩,在废墟上改建虎溪清舍,直至顺治十八年,方重建伏虎寺,规模宏大,前后左右十三层折叠式的大建筑,容纳僧人上千。
黑凤听他的口气似乎甚有自信,讶然问:“你认为他必定见你么?”
“有此可能。”秋华语气坚定地答。
“为什么?”
“到时自知。”
“你似乎……”
“我似乎工于心计,有点神秘是么?”
“不错。”
“如果你我易地而处,你便可体会出此中原委了。”
进了寺门外的木造牌坊,敞开着的寺门出来了两名中年穿青僧常袍的和尚,双方在半途遇上了。
两和尚合掌稽首,齐声道:“南无普贤菩萨!两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