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鞑子打来了吗?洛阳怎么样了?”
王老汉道:“廿四那天,听说鞑子已经占了汜水,第二天我们全家就逃难了。现在是怎么个情形,我们就不知道了。”
汜水是洛阳东面的一个市镇,距离不到二百里。韩佩瑛吃了一惊,道:“鞑子来得好快呀!”
王老汉的大儿子安慰她道:“今天是廿八,四天工夫,鞑子料想还未曾打到洛阳的。”
韩佩瑾道:“王伯伯,你们临走之前,可有见着我的爹爹?”
王老汉道:“韩姑娘,你是知道的,我王老汉一生,曾受过你爹爹不少恩惠。我的风湿病是你爹赠医赠药医好的。甲子那年大旱,我几乎过不了年,也是多亏了你爹爹的周济。我如今离乡背井,不知何日方得还家,怎能不向你的爹爹道别?”
老年人说话习惯罗嗦,王老汉唠唠叨叨他说了一大段才说到正题。韩佩瑛连忙问道:“我爹爹怎么样,他的病好了点吗?你可知道他有没有走难的打算?”
王老汉道:“好得多了,那天他还扶着拐杖送我出大门口呢。”说至此处,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你爹是咱们村子里的富户,一旦鞑子打来,只怕不遇兵灾,也会遇上盗劫。我得过你爹恩惠,岂能不为他着想?所以廿四那天晚上,我到你家劝你爹和我们一同逃走,你爹说他走路不便,宁愿留在家里听天由命。我说你走路不便,可以坐骡车呀,咱们一路上也好互相有个照顾。但你爹却不肯听从我的劝告,他送了几十两银子给我做盘缠,他自己却不肯走。”
韩佩瑾家住洛阳城外的一个山村,村子里的人只道她的父亲是个外来的富户,却不知他是一位武学的大名家,而韩佩瑛家中的富有也远远超过村人的想象之外。
韩佩瑛听说父亲没事,放下了心,说道:“多谢看伯对我爹的关心。”
王老汉道:“你这话说颠倒了,是应该我多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