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的父亲是康熙皇帝,康熙儿子很多,一共有三十五个,以四皇子允祯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和十四皇子允福最有才干。但允祯更得父皇信任,兵权归他掌握,年羹尧当时还不过是他手下一名将军而已。
“清帝的继承办法甚为特别,传统惯例是由皇帝预先立下遗嘱,指定继承大位的人选,密封起来,放在乾清官的一块题为‘光明正大’的匾额之后,待皇帝驾崩之后,方由顾命大臣会合诸皇子一同打开先皇的遗嘱,事先除了皇帝之外,谁也不知道的。
“允祯想做皇帝,叫年羹尧冒了个极大的危险,到乾清宫偷看他父亲的‘传位遗诏’。年羹尧出身少林,手下能人极多,本身也会高来高去的功夫,是他亲自去办还是叫心腹高手去办就不知了。总之康熙的‘传位遗诏’的秘密已经给他探悉,告诉了当时还是四皇子的允祯,允祯登时凉了半截!”
杨炎听得津津有味,笑道:“想必他父亲指定的继承人不是他了?”
萧逸客道:“当然不是了。遗诏写得分明,传位十四皇子!”
杨炎问道:“那么雍正后来何以能登大宝?”萧逸客道:“是年羹尧和雍正母舅科隆多替他想出的主意,把‘十’字加多一横一勾,变成‘于’字。你念念看!”
杨炎笑道:“妙极!妙极!如此一来,‘传位十四皇子’,可就变成了‘传位于四皇子’了!”
萧逸客道:“如此这般,四皇子允祯就名正言顺的登了大宝,变成了雍正皇帝。但年羹尧干了这件大事之后,却做了一件或许他是自鸣得意,其实却是愚蠢透顶的事。”
杨炎说道:“是什么事?”
萧逸客道:“宣读了康熙遗诏之后,他把这遗诏收起来,不交给雍正。”
杨炎问道:“遗诏是由他宣读的吗?”他虽然不懂帝王之家的规矩,但想年羹尧是个汉人,“先帝”的“遗诏”似乎应该由满人的皇亲国戚宣读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