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补给舰的人都知道舰上的仓库里有大批的给养物资,于是纷纷前往镜湖号残骸。
这其中即有中方的军人,也有美军的战士,再有就是数量不明的雇佣兵。
中方的军官是第三舰队的绝对领导层,雇佣兵则构成了第三舰队的士兵层,因而幸存的雇佣兵数量远远高于中方的军人。
镜湖号上原本就有没能及时逃离的幸存者,因为舰上主要的仓储区未受殉爆影响,因此控制战舰的幸存者来者不拒,将自己人、美国人和雇佣兵一股脑地收进了战舰。
雇佣兵为钱而战,根本不在乎什么荣誉信仰之类虚无缥缈的东西,进入镜湖号残骸后,大批的雇佣兵立即控制了仓储区。
原本中方的军官还想控制局势,但第三舰队主力撤离之后,雇佣兵们认为自己被舰队抛弃了,相当于被雇主背叛,如此一来,双方的矛盾不可避免地升级。
第一次爆发武装冲突的原因邹云不大清楚,只知道舰上的中方军官死了十几个,其中包括下令接收雇佣兵的镜湖号副舰长。
冲突迅速演变成一边倒的屠杀,双方的武器装备相同,人数却是雇佣兵占据绝对优势,没多久,中方人员便被雇佣兵们赶出了仓储区,退入防护严密的动力舱死守。
此后局势越发地不可收拾,就连撤入镜湖号的美国人也不得不与雇佣兵谈判,许下了无数好处才得到了一席之地,但食品供应的大权把握在雇佣兵手上,美国人必须看雇佣兵的脸色过日子,否则不仅会吃不上饭,还有被殴打至于杀死的危险——中方雇佣的人员大多来自敌视美国的地区,虽然雇佣兵是一群没有立场只有利益的人,但雇佣兵个体却有鲜明的爱憎,不少人看美国佬不顺眼,无聊的时候以欺负美国佬为乐。
雇佣兵本想攻破动力舱,取得镜湖号残骸的控制大权,可是为全舰提供动力的地方防护十分严密,想攻破哪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