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气,据说是因为苏大学士常去凌云岩下洗砚,江中之鱼食其墨汁,皮色浓黑如墨。因而人们便称它为‘东坡墨鱼’,不过张娘子巧具匠心,将这鱼制成砚台状,这法子实在妙啊。”
狗日的,竟然用苏东坡来做幌子,还不给代言费,真是忒可耻啊,看来老子下次得做一道以清照命名的佳肴。李奇心里替苏东坡感到忿忿不平。
蔡敏德一声长叹道:“仅凭这个故事,这道菜的味道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呀,李奇的存在就让他感到惶恐不安了,现在又多出一个张春儿来,他此时想的不是如何称霸东京,而是如何自保了。
霎时间,苏东坡的名字不绝于耳。众多才子争先恐后的与好友讲起了这道菜的故事。
李奇颇感无奈的摇摇头,拿起筷子准备尝尝,柴聪忽然叫道:“你准备干什么?”
“当然是尝尝啊。”
柴聪讪讪笑道:“对哦,我差点忘了这是一道菜去了。”
什么智商啊?李奇一翻白眼,夹了一点鱼肉,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稍稍点头道:“皮酥肉嫩,甜酸中略带香辣,再加上这个故事,尝起来的确是别有一番风味呀。”
众人尝后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很快,第二道菜就上来了,正是那道“灯影牛肉”,如今牛肉虽少,但是对于像金楼这种大酒楼而言,还是不难弄到的。
除李奇以外,其余人见到那一盘色泽红亮的牛肉片时,仿佛冬天里见到一把火似的,登时胃口大开,口水横流,暖意十足。李奇却是感到十分不屑,其实这道菜他也会做,而且绝对比古达要做的好多了,只是由于当今的牛肉太少,以至于成本太高,不利于销售,故此才没有做。
高衙内见这道菜除了光泽红亮以外,也没啥特别的,好奇道:“为何这道菜叫做‘灯影牛肉’?”
柴聪又开始卖弄了起来,道:“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