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大风浪,风浪稍大一些,可能就会翻覆。
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其实熊文灿也很清楚,就是管事的官吏层层吃拿卡要,船寮的老板根本拿不到足额的船资,自然而然要想办法减少损失,偷工减料是常态,这样造出的船要是能质量好,那就真奇怪了,这也是于孝天在俘获了众多官方战船之后,只选取了极少部分的船只留用的原因。
于孝天给熊文灿说的明白,这些船可是他以后要替熊文灿看守福建海面的利器,如果不交给他亲自督办的话,以后他不能保证闻贼必出。
熊文灿一听好么,这可是牵扯到他仕途的事情,于是最终力排众议,把这件事交给于孝天亲自督办,任何人不得插手,船款可以不交给于孝天,直接由巡抚衙门控制,船寮掌柜校验合格之后,可持于孝天开具的手续,到巡抚衙门进行结算,这么一来就保证了船寮的利益,也减少了中间过手的手续。
虽然还有不少人对此愤愤不满,但是也没话可说,因为这钱是巡抚衙门控制,而没有交给于孝天,想要挑毛病,他们也找不到,谁都清楚,这时候蹦出去继续找茬的话,那就是找熊文灿的毛病了。
这么一大笔造船的费用,熊文灿肯定会过手哪一些的,他们去争,无疑是要跟巡抚大人手中夺钱,说白了就是与虎谋皮,那就把熊文灿得罪到家了,所以就算是不高兴,他们也不敢跟熊文灿过不去。
接下来于孝天派人找了一些船寮,在这些船寮之中订造船只,而且直接便建造深度改造过之后的船型,使之建成便可以装载比原来更多的火炮,拥有更强的火力。
另外于孝天给每家船寮,都派遣了监工,负责全程监造船只,特别是用料方面,必须符合要求,这有点像是后世军方派遣到军工厂的军代表,但是在这个时代,都称之为督工,这帮人多是从海狼的船寮抽调的工匠,要么就是船队之中退下来的老家伙,对于造船的事情各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