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海寇 > 第三十二章 人口和农业

第三十二章 人口和农业(2 / 5)

几年下来,整个海狼弄到台湾岛的移民数量已经多达七十万人,分部在淡水基隆高雄以及宜兰等地。

在于孝天崇祯元年大规模开始从福建移民伊始,他便将打狗港正式改称为了高雄港,并且在高雄建起一座城池,称之为高雄城,以高雄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安置大量的移民。

同时于孝天考虑到移民增加,劳动力和人手相对以前宽松了不少,加之以后他要以台湾作为他的老巢,而宜兰平原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却土地肥沃,最适合大面积种植水稻,而南方人多以水稻为主食,而且在宜兰一带种植水稻,一年两收,可以供给海狼大量的稻米。

所以在崇祯二年之后,于孝天便又着令海狼集团开始进驻宜兰平原,依旧采用老办法,先派出大批苦役,到宜兰平原一带进行烧荒以及平整土地,改善环境,之后在当地环境得以改善之后,才大批开始向宜兰平原移民屯耕。

崇祯三年,单是宜兰平原就安置了三万多移民,开垦出了大量的水田,足足新建了五十多个移民村,供新增移民进行安置。

长时间的移民行动,使得海狼集团积累起来了丰富的移民安置的经验,以及对当地环境改造的丰富经验,虽然每一次大规模拓进,都要消耗大批苦役,造成大量的苦役死亡,可是对于这些苦役,海狼上下是从不吝惜,毕竟这些人之中,要么是海盗们从南洋一带搞来的黑皮猴子,要么就是一些罪犯,特别是这些犯了重罪的罪犯,各个都有取死之道,可以说是死不足惜。

这样做虽然残酷,可是却大大的减少了后面大批移民的死亡率,也减少了大量不应有的损失,当然疟疾这样的疫病发生率自然而然也就减少了很多。

倒也不能说海狼的移民行动一直都是一帆风顺,在崇祯二年的时候,基隆堡一带和高雄一带都爆发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疟疾疫情。

可是幸好于孝天提前有所准备,组织了不少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