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海寇 > 第三十三章 工业进步

第三十三章 工业进步(2 / 5)

专门设立的一座大屋子里面,一边经常绞尽脑汁的绘制一些机械图纸,一边指挥着几十个手艺精湛的木匠铁匠,制作各种机械模型,或者是进行一些机械加工工艺的摸索。

于孝天只恨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没有好好多学一些机械知识,现如今用到的时候,放才恨自己的积累太少,以至于很多在后世看起来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到了他手中却成了难以逾越的难题,只能不断的绞尽脑汁的进行摸索。

崇祯三年五月的时候,海狼在淡水的第一座水力机械厂,终于生产出了第一个“合格”的车轮用轴承,并且安装在了一辆马车上进行了试验,这辆马车以牛为动力,承载了近一吨的货物,整整运行了几百里路,轴承才出现损坏,这虽然放在后世,只能算是残次产品,可是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绝对的黑科技了。

轴承的研制成功,为海狼的工业化进程,又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随着各种型号的轴承开始被小批量的生产出来,一些机械开始第一批更换上了轴承,大大减少了动力损耗,也大大提高了一些土机床的生产精度。

随后不久,于孝天根据渐开线原理,实验性的用土滚齿机制造出了工业齿轮,几个月之后,这种齿轮,也开始应用到了机械厂之中,第一批近现代颇为原始的工业机床,开始正式投入了应用。

当然这些机械的故障率之高,可以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甚至说它们的质量是惨绝人寰都不过分,但是这毕竟是第一步,只要迈出去,迟早会逐步解决的。

而工业的进步,也让各行各业都切实享受到了其中的优越性,且不说军事方面带来的好处,就算是最最低级的糖寮,明代糖寮之中,使用的轧辊全部都是木质的,加之传动机构也都是木质的,使用的时候,轧制甘蔗的出汁率甚至于达不到百分之四十甚至更低,甚至连石磙都不如,可是愣被用了几百年,没有一点改进。

这样造成的浪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