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向导,并且必要的时候出面掩护斥候的身份。
经过数日的休整之后,长期航渡造成的人员虚弱,很快便得到了恢复,精气神都迅速的调整到了较佳的状态。
虽然少量兵将到了这里之后,出现了水土不服,上吐下泻的情况,但是在良好的卫生制度之下,这种情况并不严重,喝开水加茶叶,并且熬一些防治腹泻的药汤,使得绝大部分兵将并未出现任何水土不服的情况,故此于家军也就恢复了作战能力。
这时候派去青州的人员也回到了大营,向于孝天禀报了青州之行的情况。
眼下朱大典已经抵达了青州城,并且在青州城之中,立起了帅府,接管了山东的剿抚事务,正式走马上任,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前去解莱州之围,平定叛军作乱。
派去的人通报之后,立即便得到了朱大典的召见,朱大典对于孝天率部抵达浮山所一事非常高兴,虽然这次于孝天领兵过来,超期了十天左右,但是毕竟他还是来了,而且超期时间并不长,所以没人会把这几天超期当成回事。
而且大家也都清楚,当初崇祯帝下旨的时候,给于孝天留出的时间也确实太短了一些,从接到圣旨到抵达登莱,仅仅给出了两个月时间,这其中主要是崇祯帝实在是太着急所致,眼下放着最近而且战力较强的关宁军不用,却要从远在数千里之外的福建调兵过来,如果按照常理的话,半年恐怕福建兵都走不到山东,慢的话甚至需要一年时间。
于孝天即便是接到圣旨,也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将各地兵马收拢起来,调集船只和各种粮秣物资,这种事情在常人眼中,最起码就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可是崇祯却只给了于孝天两个月的时间,让他赶到登莱平叛,这时间也确实太紧了一些。
几乎没有人相信,于孝天可以在两个月之内率部赶到登莱,这可是足足有四千多里路程,就算是骑快马,日夜不停的赶路,起码也需要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