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说明了天津卫的重要性,现如今天津卫乃是建奴出关北还的必经之路,于孝天领兵驻守这里,并未朝京师攻进,摆明车马是要在天津卫跟建奴大军大战一场的。
这么一来老百姓对于孝天的看法立即便转变了过来,不少人当即便不再大骂于孝天为反贼,反而开始称颂起于孝天为义士,在大明为难之下,居然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抗旨不尊领兵不远万里的从福建起兵,来京畿抵御建奴大军。
这得是多高的情怀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呀!这可是掉脑袋的事情,想想看镇守京畿一带的大明官军,上上下下不下几十万人,可是建奴入关之后,除了卢象升之外,又有几个人正儿八经的抵御建奴大军呢?
可是这于将军居然愿意不远万里,从福建赶来征讨建奴大军,还要冒着抗旨掉脑袋的风险,这要多高风亮节才能做出这样的事情呀!
而且于孝天的信中说的明白,建奴此次从关内掠得白银上百万两,掠走人口数十万人,如果放任建奴如此出关而去,必将成为大明的大患,所以他要在天津卫跟建奴决一死战,务求要趁着这个机会把建奴入关大军歼灭在关内,救下那数十万被掠的百姓,一举将建奴打的从此一蹶不振,彻底解决建奴这个麻烦。
建奴大军现在猖獗到了何种地步,老百姓岂能不知道,不管是官还是民,提起建奴大军就不寒而栗,没几个敢跟建奴大军硬撼的,诸军都想尽办法避战,避不开就哄堂大散,逃命去也!
可是这于孝天,却偏偏要逆流而上,率军从万里之外赶赴京畿勤王,誓死要和建奴分个高下。
这一点在老百姓心目中可实在是太太太伟大了!这天底下要是多几个像于孝天这样的将军的话,何愁几十年拿建奴没有办法?所以一时间京师之中,到处都是一片老百姓对于孝天叫好称颂的声音。
崇祯得知消息,鼻子都气歪了,他当然猜得出,这是于孝天派人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