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宋将门 > 第512章 醉翁悟道(四更)

第512章 醉翁悟道(四更)(3 / 5)

们污蔑老夫和张氏有染,是为了什么?”

“为了毁掉先生的名誉。”

“那为什么要毁掉老夫的名誉?”

“因为那样一来,你说的话便不可信了,他们就可以浑水摸鱼,添油加醋,歪曲事实,继续混下去……”

“说得好!”

欧阳修笑道:“那老夫再问一句,为何我的道德名誉毁了,说的话便不可信了?古人也说过,不因人废言,为什么到了老夫这里,就行不通了?”

王宁安笑道:“醉翁必有高论,我洗耳恭听!”

“呵呵,二郎,这些日子,老夫苦苦思量出来的一点心得,你和老夫一起参详一下。”

……

众所周知,孔子生活在礼乐崩坏的乱世,在他老人家生活的年代,没有经历过焚书坑儒,显然保留了更多的上古文件。

《竹书纪年》上的东西如果是真的,孔老夫子应该都清楚。

可吊诡的是孔老夫子拼命修改上古的历史,不断美化皇帝,捏造禅让,编造君臣相得的神话,说什么百姓安康,物阜民丰,三代之治,堪称后世典范……

显然,三代之治有太多问题,经不起推敲。

孔老夫子为何一定要捏造一个并不存在的东西呢?

这就涉及到了孔老夫子的思想,也涉及到了儒家话语权的逻辑核心。

首先,孔子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虽然屡次碰壁,但是孔子是希望让世间变得更好的,他给这个混乱的世界开出了一剂药方,那就是道德。

读《论语》就会发现,孔夫子从头到尾,都在谈道德,该如何做一个有德行操守的人。

孔子认为,人人都是君子,都讲究仁义礼智,这天下就没有乱子,一切都会秩序井然。

有了想法,还要说服别人,这就涉及到了如何构建话语权的问题。

在春秋战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