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中国人史纲 > 第二十八章 第十五世纪

第二十八章 第十五世纪(10 / 19)

失作用。四百年来,几乎全部倒塌。明王朝建立,又恢复十世纪前中国与北方蛮族对抗的局势,兴筑长城,自属必要。于是从东方山海关,直筑到河西走廊嘉峪关。山海关至黄河一段,在本世纪(十五)初期完成。黄河至嘉峪关一段,于下世纪(十六)完成。这个长达二千三百余公里的全部新建工程,比起纪元前三世纪秦王朝所修筑的只数百公里的连接工程,巨大难苦,达百倍以上。明政府又沿着长城,设立九个边疆军区,称为九边:

南北运河是蒙古帝国的工程(七世纪时杨广开的那些运河,九世纪后都湮没了),但会通河(山东省境内之南北运河)与清江浦(黄河与淮河合流处,江苏淮阴),已全部淤塞。本世纪(十五)初,重加挖凿。第三任皇帝朱棣又于一四二一年,把首都自南京迁到北京,这是一个进取性的措施。

朱棣是中国亲自深入漠北地区攻击北方蛮族的皇帝之一,曾经五次亲征。第一次一四一○年,亲征本雅失里与阿鲁台,到达成吉思可汗铁木真即位的干难河(鄂嫩河),本雅失里与阿鲁台大败,本雅失里溃不成军后,投奔瓦拉部落。瓦拉王马哈木最初表示尊奉他,后来当自己的势力迅速向东挺进时,他不再接受蒙古的统治,就把本雅失里杀掉。于是瓦拉代替蒙古,跟中国为邻。第二次一四一四年,朱棣亲征瓦拉,到达土拉河(蒙古乌兰巴托南),马哈木大败。第三次一四二二年,亲征阿鲁台,到达阔深海(内蒙古东北部呼伦湖),不见敌踪。第四次一四二三年,再亲征阿鲁台,到达上庄堡(河北万全北),又不见敌踪。第五次一四二四年,再亲征阿鲁台,到达答兰纳木儿河(蒙古最东部哈拉哈河上游),派兵搜索,仍不见敌踪。回军途中,至榆木川(内蒙古正蓝旗北),朱棣病死。

朱棣虽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但不是一个优秀的统帅人才,五次亲征,都不能捕捉到对方主力,予以决定性打击。除了第一次亲征有收获外,其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