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组,不出所料,一屋子人眉头紧锁。
“看起来不是他。”高局长说,“经过突审,他没有任何反常迹象,他家也搜查过了,没有任何疑点,验证他不在场证据的工作正在进行。”
“应该不是他干的。”我说,“我们一直在注重犯罪分子刻画条件,却忽略了关键一点,就是死亡时间问题。据我们推断,死者是在末次进餐后两小时左右死亡的。死者鲍光敏是在9日中午十二点吃的饭,一点半才离开家。那么,距离他死亡,只剩下半个小时的时间。李立是不可能在半个小时之内把鲍光敏带回家再杀死的,即便是骑车,也不可能。”
“那会不会是鲍光敏自己乘车、打车到了李立家附近?”高局长问,“毕竟他们年龄相差不大,而且鲍光敏也不知道李立和他父亲的仇恨。”
“不会。”我说,“从鲍光敏家走出来,上大路都要十五分钟的时间。”
“那会不会是李立在鲍光敏家附近杀人?”
“也不会。”我说,“死者死亡是在中午时分,哪儿都是人,只有可能是在室内遇害,才不会被人发现。”
高局长陷入了沉思。
我理解高局长的心情,本来出现的一丝曙光,被我这么一说,又重回了黑暗。这个案子一旦就这样陷入僵局,就会比较麻烦。因为现场被破坏,尸体腐败严重,我们没有提取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甚至连甄别犯罪嫌疑人都无计可施。
沉默了一阵后,高局长起身打开会议室门,说:“你们辛苦一天了,回去休息吧,我们再研究一下下一步工作措施。”
我们知道此时即便我们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他们什么忙,于是起身离开。可能现在的我是需要一些休息,尤其是需要一些时间从早晨的“身体检查”给我带来的惊恐里走出来,稳定一下情绪,才能把整个案子的情况串联起来,从而想出一些破案的捷径。不然靠着案件现在掌握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