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郑平终于看清楚了,来的果然是金国骑兵,他立刻喝令道:“立刻放鸽信通知县城,发现了金兵先锋,约三千骑兵。”
几只信鸽扑棱棱飞天空,向肤施县方向飞去.......
肤施县是延安府府治所在地,也是整个陕西路北部最大的县城,周长三十余里,在和西夏的长期战争,肤施县一直是宋军的后勤重地,经营了近百年,肤施县经历三次重修,城墙变得高大坚固,尤其三十年的第三次重建,引入清水河挖掘了护城河,使得肤施县也被宽阔的护城河包围。
李延庆坐镇京兆府后,耗钱五十万贯,再一次对肤施县内部进行了改造修葺,在县城内修建了大量的难民房舍,目前肤施县城内几乎看不到豪门大户,延安府的大户人家都迁去了京兆,使得县城内基本都是两间一户或者一间一户的小户人家,这种改造使肤施县从之前可容纳三十万人口,增加到了可容纳五十万人口。
延安府之所以成为抗金的桥头堡,主要原因在秦晋之间的通道,黄河将秦晋之间隔开,从延安府以南便是著名的秦晋大峡谷,两岸都是高山,算是冬天黄河结冰,军队也很难穿越这些险峻的山脉,只有在秦晋大峡谷的南部有一个缺口,便是著名的蒲津关,所以秦晋之前的交通往来要么走南部的蒲津关和潼关,要么走北面的延安府。
延安府自然成了金兵进入陕西路的北部重要通道,另外从地缘战略而言,金兵攻占了陕西路北部,打破了目前宋夏之间的僵持状态,很容易产生变局。
李延庆也是看透这一点,才以点带面,将宋军在陕西路北部的防御心缩减到一个点,这个点是肤施县。
宋军只要牢牢控制住这座城池,像人身体的恶性肿瘤,军事力量可以随时从这个点扩展到整个面,金兵也是一样,如果他们不把肤施县这个点拔掉,会被宋军截断后路,最后腹背受敌而败亡,所以肤施县是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