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名门 > 第三章 迟到的朝觐

第三章 迟到的朝觐(4 / 8)

烈,按照我地经验。最多五十五文,次一点的淮北米,可能连五十文都不一定卖得到,而且新年一过,米价铁定又会跌到五十文以下。”

说到这。秦掌柜长长地叹了口气,“米贱伤农啊!”

张焕淡淡地笑了笑。没有对这句看似哲理的话作出什么评论,确切说这个秦掌柜是因卖米利润变薄才发此感慨,前些年,卖米是暴利行当,粮商操纵米价可以得到十倍的利润,因此西市才有数百家米店之多,而现在卖一斗米仅两成的利,难怪粮商怨声载道。

米贱伤农,这句话听似有道理,在两税法下农民缴纳钱充税。米贱则钱贵。农民的负担好像是大大增加了,但这恰恰就是两税法的精髓所在。米贱钱贵,农民就必须发展副业赚钱,种桑麻、养猪畜,或是让子女进织坊、进矿山,这样又使工商业能得到足够的劳力,大唐地不养懒人,要想活得好一点,就必须多流汗、多生娃。

“多谢秦掌柜了。”张焕拱拱手,便在侍卫的簇拥下转身离去,秦掌柜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忽然感到一阵后怕,自己地最后一句话是否多嘴了?

离开西市,张焕便直接回了大明宫,接见回纥使臣的时间要到了,粮食等民生问题就丢给相国们去解决,他要考虑地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

必纥使臣本应三年前就该来长安觐见大唐新帝,可他们却沉默了整整三年,直到今天才迟迟到来,张焕也清楚,回纥使臣的到来也是其国内政治斗争的结果,回纥的国内势力可分为四派,一是传统贵族,以经营畜牧业为主,主要指仆固、浑、同罗、阿布思等族,这些部族长期受大唐恩惠,对唐怀有好感,属于亲唐派,曾经在回纥国内占据了很大地势力。

其次便是粟特人,他们和后世的犹太人一样,没有自己地国家,长期活跃在丝绸之路上,是著名的商人民族,大唐安史之乱后,吐蕃北侵,致使丝绸之路北移,大批粟特商人进入回纥,成为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