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支持陈氏,那么自会支持明军。
只要拿下了升龙,明军便立即可以积蓄力量,站稳脚跟,再企图与叛军决战。
可是朱棣的这个部署却同时让郝风楼身躯一震,随后,他和朱高燧面面相觑。因为事情远不是这样的简单,表面上是攻打升龙,可是郝风楼却是知道,朱棣的意图不是如此。
将三千精骑和万余兵马悉数调走,那么就等于是朱棣决定和郝风楼留在谅山。
那些叛军不可能没有耳目,甚至于在谅山的某些商贾,只怕可能就有叛军的探子。假若叛军得知了此事,他们会怎么做?
叛军若是救援升龙,这似乎还好,可是即便是打退了赵王朱高燧的兵马,又能如何?明军有数百万之多,击退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今日是数万大军,明日可能压境的就是数十万,到了那时,叛军能胜几次?
那么,朱棣却给了叛军们一个一劳永逸解决掉这个问题的办法,任由朱高燧袭升龙,却是聚集兵马,强袭谅山。
只要俘获了大明皇帝,叛军就有了一切本钱,自此之后,他们将主宰安南,甚至借此不断地对大明敲诈勒索。
这确实是一个最佳的办法,任何叛军只要动了这个念头,就绝不可能放弃。
而朱棣的目的也是如此,他用自己来吸引叛军主力,让叛军集结兵马在谅山决战,与此同时,给其他被压在各地的明军一个喘息的机会,朱高燧到时再杀个回马枪,在谅山彻底将叛军歼灭。
这个办法十分冒险,当然,好处也是极大,一方面可以以逸待劳,等待叛军主动上门。同时,战争的地点也不是安南境内,毕竟在安南,这些叛军乃是地头蛇,一旦深入,危险极大。当然,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就是一旦是叛军上门,那么战场就不是叛军能够决定的了,假若在一个开阔的地方,明军的铁骑就有了用武之地。
郝风楼此时只能无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