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步进来,禀告道:“陛下,大臣们到了。”
朱棣抚案,淡淡然道:“宣!”
于是乎,大臣们鱼贯而入。进来的,大多都是陌生人,至少朱棣没有多少的印象,这印证了他的猜测,除了不知名的清流,真正主政一方的人物是不会趟这趟浑水的。
只是朱棣看到了胡广,顿时双眉一挑,他没有想到,胡广居然也来了。按理来说,胡广身为文渊阁侍讲,实在不该出现在这个场合。
朱棣不由冷笑。
紧接着众人行礼,三呼万岁。
当这些人进来的时候,看到焕然一新的郝风楼,许多人已经怒火冲天,可是他们只能暂且忍耐。
等到朱棣道了一句:“尔等今日滋事午门,所为何事。”
这番话很不客气,直接定性滋事二字,可大可小可轻可重。
一个御使已是急不可耐地站出来,愤慨地道:“微臣只是想问,郝风楼罪大恶极,为何赦免?大理寺卿闫恒秉公而断,为何……为何……”
后头的话,他一时语塞,因为羞辱闫恒的不是别人,正是天子。
这个御使,显然还保持着最后一丝的理智。
不过此时,殿中立即炸开了锅,或许他们以为法不责众,既然已经有人率先发言,做了出头鸟,自己还忌讳什么?
“柳大人所言甚是,郝风楼犯的乃是滔天大罪,岂可说赦免便赦免,此例一开,则贻害无穷。”
“陛下岂可因私废公,陛下乃是天下人的父母,郝风楼虽是宫中义子,可是天下万民就不是陛下的子女吗?”
“这样只会骄纵奸人,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许多话,不客气地发泄出来。
这件事从一开始到现在,实在太过让人失望,他们没有等到郝风楼罪有应得,等到的却是人家鲜衣怒马,好不自在。
有人流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