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下子,大家更是目瞪口呆,道理在这里,可是谁跟你讲道理来着,大家叫你来,为的就是等着你屈服,你倒是好,跑来这金殿之上来讲道理了。
只是人家非要讲道理,这又是礼仪之邦的朝堂,虽然君臣上下,颇有愤慨,朱棣却反而笑了,他当然清楚,今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记载史册,自己实在没有必要大发雷霆。
朱棣淡淡地道:“哦,朕倒是想听一听,你但说无妨。”
他没有用卿,而是用你,显然已是彻底对这大食人生出厌恶,本来那大船就让朱棣有些不舒服,再加上大船引来的风波和流言让朱棣更有点愤怒,之后更是联合各国使节联合上奏,竟是干涉大明对市舶司的管理,这里头的牵涉的乃是大明的海禁国策。
朱棣本是对这大食使节寄以厚望,谁知得到的却是这个结果。朱棣此时却是笑了,气急反笑。
胡禄正色道:“大食与天朝其实早有牵连,早在大唐的时候,我大食先知MU罕MO德便用经书鼓励他的门徒说:“为了追求知识,虽远在中国,也应该去。”所以从自唐高宗永徽二年,大食便遣使和大唐通好,在此后的百年之间,共计来使达三十九次之多。那时候,不只是相互遣使,即便是大明与大食之间的商业贸易活动也非常繁荣。我大食商贾大批来到长安洛阳扬州广州泉州等地不少人在天朝定居落户,娶妻生子,关系之紧密,可谓一段佳话。”
胡禄慢悠悠地继续道:“而在交好的过程中又有一个典故,我大食的使节来朝,觐见唐皇,却是不肯行中原礼,唐皇震怒,便问,尔既番邦,为何不拜。我大食使节答曰:大食国与他国不同,大食风俗只拜先知,而不拜君王,是以虽中土天子泽被四方乃王中之王,亦不敢拜。唐皇闻之,非但不怒,反而道,既是如此,便特许卿家如此。至此下诏,凡有大食商队使节觐见均可不拜。我大食感慕唐皇恩德,于是至今